说到俗语和俚语,就不能不提到习语。所谓习语(Idioms),简言之 “即习惯用语”(包惠南、包昂,2004:189),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 子”(林宝卿,2000:194),即语言中经过各个民族长期运用、广泛流传而 形成的相对比较固定的习惯表达法,汉语又叫熟语。它们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它们是各民族成员在长期的语言运用过程中经过高度提炼概 括而成、在构成形式上具有定型性、在语用上具有习用性的短语或句子, 为各民族成员喜闻乐见、广泛使用;
第二,它们多半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大多承载着各民族丰富而厚 重的文化传统,常常蕴含着鲜明突出的形象和丰富多彩的隐喻,既生动 活泼,又富含哲理;
第三,它们在语义上具有隐含性和整体性,加之它们往往蕴涵各民 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隐喻方式,因此它们常常使异族成员无法从其表层 结构直接获取其寓意,即它们的真正寓意往往并非其字面意义。就这一 特征而言,英语习语要比汉语习语更为显著。有学者在给英语习语下定 义之时就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Strictly speaking, idioms are expressions that are not readily understandable from their literal meanings of individual elements.(李玉平,2008: 3)
这一特征也在英语的权威工具书对习语给出的定义中得到反映:
An idiom is a group of words in a particular syntactic relationship that has a special meanin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s of all or some of the individual words.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2003: 976)
上述特征使得习语成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精华部分,极大地丰富了 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言之有理、论之有 据,既短小精悍,又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我国著名的语言学者张培基 先生曾将习语的特点和功用说得十分到位:
习语大都是一种富于形象色彩的语言手段,最适宜于用来比喻别 的事物。习语有的意思明显;有的富于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丰富 的联想;有的可能包含几个意思,要从上下文的具体情况中确定它的 意义。习语一般都是短小精悍,干净利落,易懂易记,说起来顺口, 听起来也容易入耳,因此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很容易流传和推广。为 了说明一件事或比喻一种形象,往往要用一大堆词汇来做抽象的说明 或描绘,但如果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两句习语,就能深入浅出,画龙点 睛,寥寥数字就把意义神情传达无余,使人听了感觉透辟精当,并且 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张培基,1979: 3)
作为语言极富形象色彩的表达方式,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 俗语、俚语等。此外,汉语中还有歇后语(本书将其纳入俗语)。其中,成 语是数量最为庞大的一种习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汉语中这些习语的 分类有时并不是绝对的,常常是彼此交叉、互为渊源的:有不少成语本 身就是谚语、格言或俗语;更准确地说,一些寓意比较经典深刻、结构 比较严谨凝练的谚语、格言、俗语已演变为汉语成语的组成部分。同样, 大量的谚语都来自俗语,而不少格言最终也演变为俗语或谚语。对比之 下,英语中各类习语之间的划分则大体上是泾渭分明的,彼此之间较少 发生交叉,尽管它们也是动态的、相互转化的:今天的格言明天或许会 转变为俗语,而俗语通过广泛使用和长久流传也会进入谚语序列。
除此而外,“惯用口语”,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惯用的、约定俗成 的定型口头用语,通常也纳入习语的范畴。虽然它们与上述其他几种习语似乎不属于同一层面,但它们确实也是广为流传、为大众喜闻乐道的 惯用表达法。
从微观语言类型学的不同视角出发,语言可分为如下三组语内类别:
从语言形式的使用频率及文体风格出发,语言可分为基本语和特殊 语两类。基本语,即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 中大量运用、使用频率很高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们是语言的主干部分, 是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的基本载体,例如非习语的一般通用字词、短语 或句式以及习语中的口语体成语和惯用口语等,其语言风格质朴直白、 不含隐喻。而特殊语,即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贝慵人们在语言交际过 程中时而用之、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上述基本语的补 充,是增加语言文采、增强语言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各类习语如成 语、谚语、格言、俗语、俚语等,其语言风格华丽诙谐、富含隐喻。
从语言运用或语义表达所涉及的语域出发,语言可分为通用语和专 用语两类。通用语是指一般情况下所通用的普通语言,即不涉及特殊场 合专用或专门学科领域独用的通行语言,英语就有这样的分类,叫做 “General English”而专用语则是指特殊情况下所专用的、尤其是各个 学科领域或行业内部所使用的专业术语或特殊用途用语,英语称之为 “Special (Purpose) English”。此外,作为不十分规范、不很入流的业 内用语的行话也应属于专用语的范畴。
从语言表现形式的规范与否出发,语言还可分为标准语和非标准语 两类。顾名思义,标准语是指遵循语言自身规范、严格恪守语言构词组 句规则的语言表现形式。例如,英国BBC广播电台播音员所用的以伦敦 音为主体的伦敦英语被奉为英语的标准语;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则是以北 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 法规范的普通话。而非标准语则是指违背语言自身规范、违反语言词法 和句法传统的语言表现形式。方言和黑话都是极为典型的非标准语。由 此可见,各类习语中的成语、谚语、格言、俗语等应归入标准语范畴; 而俚语以及口语中那些不十分规范的表达方式则应属于非标准语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至今尚无“俗语”这一习语类别。诚然,英语 中到底有没有俗语尚需一番论证,因为依据以往的传统观念,人们似乎 并没有做出这样一个分类,因而也几乎没有关于英语俗语的研究。但就 客观的语言现实而论,英语内理应存在俗语这样一个类别,尽管它们迄 今为止大都被看做是成语或谚语。不过,确实有许多颇具寓意的句式习 语是无法用成语或谚语来盖棺定论的。例如“All the Tracys have the wind in the faces.”、“A penny soul never comes to twopence.”、“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He who laughs on Friday will weep on Sunday. ”、“ 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 get out of the kitchen.”、“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Small rain lays great dust.”、“The chickens will come home to roost.”、“The shoe is on the other foot.”等众多的习语,通过查阅大小词典可以发现,它们绝非英语 谚语,而且显然也不是英语成语。如果说本书所界定的许多短语型俗语 也可视之为成语(其实有不少的成语就是脱胎于俗语)的话,那么上述这些 颇有韵味的句子就只能冠之以“英语俗语”,舍此再无其他合理的解释。
第一节俗语概念的界定
一、俗语的概念
关于俗语的概念,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传统的广义概念,即指“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 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而《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俗语定义是:“通 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 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现代汉语词典,1996:1203)。这个定 义显然也是广义的,它概括的不仅是狭义俗语的特点,也是谚语、俚语 等其他特定表意单位的基本特征。学界至今仍有不少人坚持这种广义概 念(江蓝生,2004;李振凌,2006;谈国栋、浦春红,2006)。在他们以及许 多人看来,俗语即习语,是各类惯用定型语的总称。
另一种则是狭义的概念,是指与成语、谚语、格言、俚语等处于同 一层级、与之对应的特定语言表意单位,而用“熟语”来指代上述俗语 的广义概念。这后一种狭义的概念正日益为人们所接纳(曹聪孙,1985; 王勤,1990;屈朴,1991;曲彦斌,1996;徐宗才,1999;刘春清,2000;武 占坤、高兵,2005)。本书采取其狭义的概念。那么,俗语的狭义概念到 底是什么呢?
一般说来,俗语以“通俗”、“生动”、“朗朗上口”为特征,脱胎于 口语,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通过大众口口相传而流传于世。 确切地说,俗语应该是指流行于口语中的、结构比较工整精炼的、往往 蕴含语用隐喻且其寓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种初浅的生活常理或客观 规律并为人们所认同的流行说法。注意,“通俗”并非“低俗”,实乃“广 为流传”之意。有些颇有意蕴的箴言其实并非俗语。在许多书籍、报刊 以及其他媒体上,常可看到许多颇具意味、富含隐喻的锦言妙语,例如 论及男女特征的这几句妙语:“男人的最好包装是成熟;女人的最好包装 是温柔”、“男人想哭不能流泪,否则就没有男子气;女人想哭不能大声, 否则就没有女人味”、“男人失恋会更大胆追求新的爱情;失恋的女人则 对追求新的爱情更加胆怯”、“男人追求女人,是迅猛出击,但结果往往 是雨后天晴;女人追求男人,则缓慢渗透,却可以滴水穿石”(张穗萍,金 陵晚报:2009.2.24. A 10版),它们并非是俗语,因为这类锦言妙语只是某 些作家文人的创作结晶,并没有广为流传而成为广大民众广为传用的习 语。毋庸讳言,也有不少俗语并不很正式,略显浅俗,因而较少用于正 式场合,例如“狗改不了吃屎”、“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管天管地管 不了拉屎放屁”、“屎壳郎驾云,美上天了”等。但绝大多数俗语却往往 相当规范,颇具文采,故而已大量进入书面语中。其中很多原本就是由 名人雅士所创作的名诗佳句或知名典故转化而来,只是因其受到大众的 喜爱而得以广泛运用,直至演变为俗语。
二、俗语与口语的异同
“俗语”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是“ colloquialisms ”或“ common sayings ”。或许是因为前者又有“口语(体)”之义,人们常将它混同于“口 语”,毕竟口语属于十分通俗的语言。因此,尽管专家学者们对英语口语 做了大量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著述如汗牛充栋,然而真正对英语俗 语的研究却几乎是空白。人们似乎以为研究口语就是研究俗语。其实, 口语并不等同于俗语,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权威英语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中对 “colloquialism” 一词的词条释义是:“an expression used in, or suitable for, ordinary, informal, or familiar conversation”(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 典,1998: 280);《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对该词的解释是:“a word or phrase that is used in conversation but not in formal speech or writ- ing”(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2004:317)。上述释义虽然也包容了俗语的 部分特征,但显然更适用于口语。口语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 而言,它是指一切经口部发音器官说出来的语言。《现代汉语词典》对口 语一词给出的简洁定义是:“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现 代汉语词典,1996:726),这显然是广义的概念。就这个意义而言,人们在 日常会话中经常引用、运用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俚语,当然也 包括俗语,都可以视之为口语。在这个意义上,口语与谚语、俗语、俚 语等显然并非同一层级体系的概念,而是与书面语处于同一层级体系之 中;而成语、谚语、俗语、俚语等则属于另一个层级体系。这两大体系 当然会相互交叉,即口语和书面语中会分别蕴含成语、谚语、俗语、俚 语等,反之亦然。其中只有俚语稍有例外,它一般多出现在口语中。何 况,成语、谚语、俗语、俚语等语言表达形式,尤其是俗语和俚语,大 都脱胎于口语,所以它们和口语之间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以至于难以区 分就不足为怪了。
为便于区分,本书倾向于采用口语的狭义概念。而就其狭义而言, 口语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频繁使用而约定俗成的、其语言形式往往不 很正式、较为随意甚至很不规范的口语语言,是口语体的惯用说法,或 可称之为惯用口语。从语用学上说,它们其实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 各种特定情景下相互交际时所惯用的基本语言表达方式,诸如招呼用语、 寒暄问候用语、致谢道歉用语、请求咨询用语、批评赞扬用语、邀请提 议用语、忠告劝解用语、提供帮助用语、维持或转换话轮用语、感叹用 语以及用于其他场合的口语定型用语。其表层结构往往不含有或很少含 有隐喻或其他形象化的修辞手段。虽然它们有时也可以是较为正式的会 话用语,可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但大多是在非正式场合下使用,其中 还包括大量省略结构、缩略语以及地方方言。例如汉语中的“吃了吗?”、 “近来忙吗? ”、“这些天你还好吧? ”、“挺好的”、“没事儿”、“倍儿棒!’、 “贼好!”、“不送!”、“慢走!”、“走好!”、“明儿见!”、“大不了再跑一趟!’、 “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 ”、“请多多包涵!”、“谢啦!”、“不用谢!”、“小 事一桩! ”、“都忙啥呢? ”、“瞎忙呗! ”、“没啥事,就是去火车站接个站!’ “你可别忽悠我!”、“您过奖了!’、“真够掉价的!’ “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别往心里去! ”以及英语中的“OK”、“All right!”、“Hello!”、“How are you ?”、“It’s fine today, isn’t it?”、“Glad to see you.”、“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I’ll get you a taxi.”、“Phone me if you need any help.”、“Sorry!”、“Thanks a lot.”、“Excuse me.”、“No problem.”、“By God!”、“Ye gods!”、“You’re welcome.”、“What can I do for you?”、
“I beg your pardon.”、”I’m gonna get you for that!”、“What about you?”、“What are you getting at?”、“Have you got the time, please?”、 “Why not come and eat with us?”、” How about coming to the movies tonight?”、“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Now you are talking!”、“You are telling me!”、“How dare you talk to me like that?”、“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If it ain’t broke, why fix it? ”、“So long! ”、“See you later!”等,都是口语而非俗语(其中有些夹有俚语)。从语义学的角 度看问题,它们既不具形象化,也多半没有什么寓意,所表达的通常就 是其字面意义。
例如,“It doesn’t matter.” 与 “It’s of no importance.” 基本同义, 但两者的语域或文体却截然迥异,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而且语 义上也有所差别,因而需要用在不同的场合或语境中。因此,当有人不 小心踩了你的脚,并因此而向你道歉时,你应该回答:“It doesn’t matter.”,而不应以 “It’s of no importance.” 回应。即便是回答 “It is not important.”或者“It’s trivial.”也会贻笑大方,因为这已不是语体是否 妥当的问题了,而是语义表达是否妥当的问题,即,这两种意义近似的 说法需要用在不同的情景或语境中:前者用于对事件或行为的重要与否 做出判断的场合,而“踩脚”与重要性无关;后者其实也是对重要性的 判断,但多少含有自贬之义,用在此处显然不妥。如果你帮助了别人, 别人向你表示感谢,你倒是可以说声“It’s trivial.”或“It’s a trivial thing.”, 来表示你的自谦、豪爽和乐于助人。不过,话说回来,作为口语“It doesn’t matter.”十分直白,不含任何寓意,其所指的“不重要”是强调说话人 不在意别人对他的打搅烦扰、无意的侵犯乃至轻微的伤害;它显然不如 俗语生动、诙谐,尽管此种场合大可不必采用俗语来表达。
而俗语虽然脱胎于口语,从广义上说,它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 定俗成的口语表达方式,但它与口语却有所不同。其差异集中体现于: 俗语是人们高度提炼的生动活泼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是人们为提高和 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表现力而创造的定型用语,它们或者富于意象、蕴含典故,或者讲究用词的对仗工整而又不失简练。例如,汉语 中的“换汤不换药”、“不是省油的灯”、“老虎屁股摸不得”、“一不做, 二不休”、“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吃得苦中 苦,方为人上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男盗女娼”、“白日不做亏心事, 半夜敲门心不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以及英语中的
“a storm in a teacup”、“as hard as nails”、“birds of a feather”、“live a cat-and-dog life”、“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A lazy youth, a lousy age.”、“He who laughs on Friday will weep on Sunday.“等都是 俗语而非口语。其中要么采用了一些语用隐喻、多少蕴含着寓意(这一点 在英语俗语中较为突出),要么比较讲究用语的对称工整、生动形象(这一 点在汉语俗语中更为明显)。
三、俗语与成语的异同
一般说来,大多数学者对于英语中的俗语和成语是不加区分的,统 统称之为“成语(set phrases)”,甚至直接称之为“习语(idioms)”。其实, 俗语和成语都不过是习语的组成部分,是习语这个种概念下的属概念。 众所周知,成语、谚语、俗语等不同类属的习语之间并非是决然割裂、 相互对立的,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彼此交叉、互相包容的。一般说 来,某些谚语、俗语、典故等会演变为成语;而大多数谚语则是由俗语 演变而来。这种情况在汉语中尤为明显。例如,成语“守株待兔”、“卧 薪尝胆”等原本来自典故;谚语“熟能生巧”、“真金不怕火炼”、“失败 是成功之母”等本身又是成语;俗语“狗拿耗子”、“贪多嚼不烂”、“不 分青红皂白”等也早已进入成语范畴;而谚语大多数都脱胎于俗语,由 俗语演变而来,试问那些从人民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农林谚”、“气象 谚”、“卫生谚”等,哪一个当初不是流传于大众口头的俗语?在英语中, 俗语与成语以及谚语的差异就更小了 :短语型俗语常常被当作成语(如 “let the dog see the rabbit”),而句子型俗语则往往被视为谚语(如“The devil finds work for idle hands to do.”)。这恐怕就是人们不把它们加 以区分、而统统把俗语视为成语或谚语的潜在原因吧!不过,仔细研究 一下仍可发现,俗语不仅与口语有别,而且也与成语有别(尤其是汉语), 虽然两者间也确实有一些交叉,即,有不少俗语已进入成语的范畴,“一 身而兼二任”,正如某些谚语、典故已演变为成语一样。
所谓成语(Set Phrases),依据权威辞典的定义,是指“人们长期以 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现代汉语词典,1996:160)。从 语义上看,成语通常有相对独立的含义,但大都不完整。其中,英语成 语的语义基本上都不完整;而汉语成语除了一小部分语义较为完整、采 取简缩句结构外,绝大多数成语的语义也同样是不完整的。
就汉语成语而言,其组成方式以四字词组构成的四字格成语为主, 结构十分工整、紧凑,用法较为正式,绝大多数成语语义虽相对独立却 并不完整。其中有很多成语采取了直白的方式,即直接通过字面表达语 义;但也有数量庞大的成语表达的却是言外之意,即它们所表达的常常 并非是其表层结构的含义,而是另有寓意。汉语成语多为文人墨客所创 造,本属于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特殊表达方式。尽管它与俗语一样,其 中也不乏各种隐喻、典故以及生动的形象(几乎全部都有其出处或出典, 其中数量庞大的“口语体成语”原本就是由俗语转化而来),但却文气十 足、文采盎然,不免庄重严肃有余而生动活泼不足,远不如俗语那样通 俗平实、形象自然。例如“一筹莫展”、“未焚徙新”、“匪夷所思”、“夙 兴夜寐”、“慎终追远”、“返璞归真”、“数典忘祖”、“从善如流”、“优柔 寡断”、“怅然若失”、“党同伐异”、“温良恭俭让”、“唯马首是瞻”、“滑 天下之大稽”、“化干戈为玉帛”、“借寇兵,赍盗粮”、“一则以喜,一则 以惧”、“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铜山西崩, 洛钟东应”、“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等。但成语内大量通俗性“口 语体成语”却属于语言交际中使用率相对较高的基本表达方式。相比之 下,汉语俗语多为劳动人民所创造,虽然同样属于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 特殊表达方式,但它们在结构上却属于杂言体,构成较为自由、随意, 从“三言体”到“多言体”,不仅有语义不够完整的短语,也有语义相对 完整的句子(包括简缩句);用词更为通俗、形象、朴实、活泼,“通常使 用常用的、熟悉的、口语化的词语,一般不大运用高雅、艰深、冷僻的 词汇”(任静明,2007)。例如“倒栽葱”、“一个鼻孔出气”、“好心当成驴 肝肺”、“朝山的不是全为了敬神”、“人挪活,树挪死”、“来者不惧,惧 者不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 头风”、“脑袋顶上生疮,脚跟底下流脓,坏透了”、“大海里翻了豆腐船, 汤里来,水里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等。
而就英语成语而言,它通常是指词语的搭配和组成相对较为固定的、 常常有特定含义(往往不是或不完全是字面意义)的惯用表达法,其表层结 构是各类短语而非句子。其数量庞大,使用率大大超过汉语成语。例如, 短语动词“catch one’s eye (’吸引某人视线/注意’而非’逮住某人眼睛’; 不过近年来也译为’抓住某人眼球’以体现其幽默性)”、“put up with (’容 忍‘而非‘用……张贴/竖起‘)”、“raise one’s eyebrows ( ‘惊讶‘而不仅 仅意为‘扬起你的眉毛’)”、“leave no stone unturned ( ‘千方百计’而 非‘让所有石头都翻转过来’)”,名词短语“pious hope ( ‘可望而不可 即的幻想’而非‘虔诚的希望’)”、“the still small voice ( ‘良心的呼唤’ 而非‘宁静微弱的嗓音’)”,形容词短语”high and dry (,搁浅’而非‘高 而干燥的’)”,副词短语“far and wide ( ‘到处’而非‘远而宽’)”、介 词短语 “at large ( ‘未被捕获’)”、“not for love nor for money ( ‘无论 怎样也不’)”,等等。但一般说来,大多数英语的成语只是词语表达特定 意义的一种固定搭配,很少含有语用隐喻,不像俗语那样常常充斥着各种 生动的形象、意象或典故,也远不如俗语构思精巧、活泼机智、幽默诙谐, 例如”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have a finger in every pie”、“kick over the ladder “、“ show a clean pair of heels “、“ still wet behind ears ” 等。此外,英语俗语的表层结构除了短语之外,也可以是完整的句子,而 且为数不少。例如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 “Render to Caesar the things that are Caesar’s. “、”Soft words butter no parsnip. “、”There i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 等 等。不过,有众多短语结构的俗语因人们喜闻乐见而广为用之,因而已逐 步转化为成语,或者说被人们视之为成语。这类成语往往蕴含着某种隐喻 或寓意,例如“fish in troubled waters”、“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rain cats and dogs”、“flesh and blood”,等等。正是由于为数不少的英语俗 语实际上已被人们视为成语,因而人们似乎忽略了英语俗语的存在,而将 其统统归入了英语成语,或简单地用“习语” 一言以蔽之。这也许是人们 直接或间接地不承认有英语俗语这一习语类别的主观原因之一。
四、俗语与谚语的异同
俗语就其概念而言,似乎与谚语并无太大差别,因而有人干脆将它 与谚语视为一类、混为一谈。过去也常有“俗谚不分家”的说法。但是, 既然有俗语和谚语这两个概念,就意味着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差异。 所谓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 深刻的道理”(现代汉语词典,1996:1453),“谚语集中说明一定的社会生 活经验和做人的道理,它比俗语更精练。”(张培基,1979:1)显然,俗语 是不同于谚语的,其间的差异具体说来有三:
(一)寓意深浅不同
谚语一般都含有较为深刻的意蕴和哲理。“谚语是说明性的,是说知 识、讲道理的,是我们汉族几百代人,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对知识经验智 慧总结的韵语或短句,它的社会意义是教人认知世界,启示人生的。”(刘 春清,2000)例如汉语谚语中反映家庭伦理的“父母在,不远游”、“儿无 义,妻大胆;儿孝顺,媳妇贤”;反映扬善惩恶的“多行不义必自毙”; 反映勤奋努力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等等。而且还有大量的谚 语则是对生产、生活中经验教训和客观规律的总结,包括农谚、林谚、 畜谚、渔谚、水利谚、气象谚、卫生谚、戏谚等;例如反映农事耕作的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反映气象的“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初一雪打灯”;反映卫生的“预防肠道病,吃喝要干净”,等等。英 语谚语同样也具有类似的作用,例如“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Beauty is only skin deep.”等。显而易见,论事说理是谚语的主要功 能,尽管它在语用上也有较强的修辞作用。
与谚语有较为深邃的寓意相比,俗语的寓意却浅显了许多,有些甚 至没有什么寓意。例如,“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只是描写人在特定时刻 的表情与心理活动而已;“今朝有酒今朝醉”只是反映部分人在特定情境 下并非正确的人生态度;“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只是描述人们在办事的 过程中突然遭遇的人或事物等构成的障碍;而“东北有三宝:人参、貂 皮、乌拉草”则只是介绍地方物产风情,等等。人们运用这类寓意不多 的俗语只是为了使自己的表述更加流畅、简练、生动、形象,显然并没 有、也不是想表达什么深刻寓意或哲理。英语俗语也是一样。譬如“as wise as Solomon”、“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只是形容某种人或行为的 特征,而 “He came safe from the East Indies, and was drowned in the Thames.”、“There’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 则是描述某种社 会现象或生活体验,它们都不具有或很少具有深刻的寓意。正如王勤老 先生所说:“谚语所表达的意义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传 授经验教训劝诫的功能。……它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教育,给人以启 迪。而俗语则无这种功能,它仅仅是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某种思想: 或说出某些客观事实,或说明某种客观现象,或点明某一情况等。它既 不会含有深刻的寓意,也不说明一个道理,又不传授什么知识,更不能 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人们所以创造俗语仅仅是为了使所用的语言生动、 形象、俏皮,取得表达上的好效果,别无其他目的。”(王勤,1990)可见, 较强的修辞作用是俗语的主要功能。不过,除此而外,俗语其实也具有 一定的评价功能,可用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心态以及价值取向等,例 如“苛政猛于虎”、“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宁肯站着死, 不愿跪着生”、“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不在沉默中爆发,就 在沉默中死亡”、“志士不饮盗之水,廉者不受嗟来食”、“没出息的猫儿 钻灶孔,没出息的男儿提鸟笼”等,因而许多俗语多少也蕴含一些哲理、 具有一定的诱导和教化功能。
(二)语体不同
谚语虽然也来源于口语体,但其口气相对比较正式,用词较为优雅, 故而也大量用于书面语体。它在语义表达上常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即 直接给出判断性的命题而较少含有形象性隐喻,结构精炼、言简意赅, 使人一目了然。而俗语则是纯口语体,“一般都很通俗浅显,在口语中用 得较多”(张培基,1979:1),口气大多都不很正式,用词更加通俗,有时 甚至可到粗俗的地步,例如“放了屁,难用手掩”,其中的寓意与谚语“纸 里包不住火”相当,用词却粗俗了很多。再如“占着茅坑不拉屎”等。 英语俗语中也有较为粗俗的,如“get your ass in gear”、“work your arse off”等。不过,仔细考究起来,真正粗俗的俗语其实并不很多,大多数 俗语还是相当优雅、颇具文采的。俗语虽然寓意和哲理不如谚语深奥, 但其语义表达却往往较为含蓄幽默,经常采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充斥着 各种各样的语用隐喻及典故。需要强调的是,俗语虽然属于口语体,在 口语中用得较多,但实际上也经常应用于书面语。
(三)结构不同
与采用句式结构、语义完整、言简意赅的谚语相比,俗语的结构更 为灵活、松散、随意,既可以是语义不全的词组、短语,也可以是语义 完整的单句、对句、复句以及不规则句。字数少时可少至三个汉字或两 个英语单词,如“破天荒”、“hot air”;字数多时则大大多于谚语,汉语 俗语可多至二十多字,个别的甚至可达四十字,如“房屋不在堂高,不 漏便好;衣服不在绫罗,暖和便好;饮食不在精美,吃饱便好;娶妻不 在颜色,贤德便好”(夏竹风,2003:121);英语俗语则可长至完整的单句 乃至较长的并列句或复合句,例如“ Everything in the garden is rosy. ”、 “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Some men are born great, some achieve greatness, and 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them.” 等,有时也可以仅仅是一 个独立的从句或省略结构,例如“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Easier said than done.”、“When Dover and Calais meet.”等。 俗语虽然也讲究语言结构的对称工整,而且其生动性和幽默性甚至大大 超过谚语,但其语言的规整、练达与高雅则略逊于谚语。总之,俗语“是 以语言形象、生动、活泼为特点,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为宗旨,具有 口语风格定型的语句”(王勤,1990), “具有语义表达的浅俗性、审美功能 的消遣性和形象思维的生动性”(何春环、何尊沛,2007:134)。
不过,当其寓意和特征介于两者之间的临界点时,也往往难以判别 它究竟是谚语还是俗语,因为两者间临界交接之处,实际上很难划定十 分清晰的分界线。“事实上,有些白话成语、俗语和谚语很难区分,极易 混淆。”(张培基,1979:2)更何况历来“俗谚不分家”,俗语和谚语之间素 有彼此交叉、互为渊源的关系。例如汉语中的“便宜无好货”、“胳膊拧 不过大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多一事不 如少一事”、“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 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没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人前 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习语,它们结构规整,也有一定的寓 意甚至哲理,视之为谚语未尝不可;但其哲理不深,与其说是揭示客观 规律、人生哲理,不如说是具体描述人们的实际境遇、特定行为、生活 态度以及事物外在的非本质特征或非必然属性,有些还反映了消极宿命 的人生观,而且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即人们在日常口语中大量运用,非 常口语化,故而将它们归入俗语的范畴为佳。英语中也有类似现象,例 如英语中的“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有些辞典并未将 其标注为谚语(商务印书馆《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 2004:1514),视之为俗语未尝不可。其他类似的例子还有“Seeing is believing.“ (ibid.:1580)、“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ibid.:1661)、 “All roads lead to Rome.”(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当代英语习语大词 典》,1999:31)、“It’s no use/good (in) crying over spilt/spilled milk.” (ibid.:951)等。而习语 “True blue will never stain.” 意为“真正高尚的 情怀决不自污”,即“正直的人绝不会做坏事”,虽也蕴含些微哲理,却 不算深刻,归入俗语似乎更为妥当。不同的英语词典对同一习语的归类 有分歧因而给以不同标注的其他许多例证,可参见本书尾部的附录。
顺便说,英语俗语一般要显得更为随便、松散一些,也包含若干不 很正式的、口语化的固定用法;其中也有一些俗语基本上没有什么特殊 的寓意(这也许就是英语单词“colloquialism” 一词即可指口语、又可指 俗语的原因吧),此时与口语很难区分,视之为口语亦可。其用词和结构 从总体上看也远不如汉语俗语那样讲究工整和富有韵律感。此外还须注 意,许多汉语俗语在英语中的等值词或对应语并非英语俗语,常常是成 语、谚语甚至俚语。关于俗语与俚语的异同,请参见后文第五章第一节 中的论述。
五、俗语与其他习语的交叉现象和渊源关系
从上面的论述分析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汉语和英语中不同类属的习 语之间显然存在着相互交叉或互为渊源的现象:有些惯用的定型语句既 是谚语,也是格言或成语;或者既是格言,又是谚语或成语;有些谚语 或成语则是由格言演变而来,有些谚语亦可转变为成语。
例如,汉语谚语“勤能补拙”本身也是成语;而成语“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原本却是出自范仲淹所作诗词的一句经典格言。 再如,英语有不少谚语其实也是来自名人的格言警句,如“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这句格言是出自一位英国诗人爱德华•扬(Edward
Young)所写的诗Night Thought,因其始作俑者名气不是很大,很多人早 已淡忘了他,乃至忘记了这原本是一句格言,于是被人们大量地当作谚 语使用。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谚语“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它本是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句台词,也可算作是出自莎士比亚笔下的名言警句 吧,然而在如今的大小词典里,已不再标注其出处,或者说,因其流传 甚广,人们已不再关注它的出处,以至于有些人已经忘记了它的出处。 在它演变为谚语之前,肯定曾作为俗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广而用之, 甚至有些原文词典至今仍未将其标注为谚语(《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 英•英汉双解)》2004:1514)。类似的例子还有俗语“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有人将它视为谚语,而它原本也是一句格言,是英国 诗人蒲柏(Pope)在其著名诗作Essay on Criticism中所写的一句至理名 言。关于不同习语类别彼此交叉或相互转化的现象,有学者曾这样论 述过:
Some linguists hold that idioms are not slang but expressions and figurative phrases that work like proverbs. But it can be said that idiom is yesterday’s slang and slang is tomorrow’s idiom. In other words, idiom is slang that has, through use and over time, become acceptable to use in informal language.(李玉平,2008: 4)
尽管这段话涉及的是俚语,并且提及有些语言学家并不把俚语视为习语, 但这段话却提到了俚语与习语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
此外,近年来一些中国学者提出了 “类固定短语”、“准成语”及“准 固定语”之类的新术语(刘叔新,1992;张斌,2003;张军香,2004),它们 是指汉语中介于固定短语(即习语)和非固定短语(即非习语)之间的一种 言语类型,实际上就是还没有完全熟语化的非固定短语。这一部分“准 固定语”有可能也会熟语化,最终变成熟语(即习语)。“此类短语并非一 成不变,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使用频率的增加,使用范围的扩大,有 的短语随着可变部分使用的经常化,搭配关系的凝固化而渐趋定型,就 成了成语。如‘花天酒地’、‘惊天动地’是后来发展为成语的。”(张军 香,2004)可见,这些“准固定语”和熟语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如果它们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渐具备了和熟语一样的结构和语义特征, 它们就可以摘掉“准”或“类”的帽子,而成为标准的熟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写道:“除了 ‘非此即彼’,又在适当 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方互为中介。”(转引自毛荣贵,2005)鉴 于此,在各类不同的习语类别的判定上,我们切忌只是“非此即彼”,而 忽略了 “亦此亦彼”。其实,同世间许许多多事物一样,不同类别的习语 之间的关系也类似一个连续体,就它们的核心主体部分而言,其间的界 限是清晰的,然而就其边缘部分而言,其间的界限就是模糊的。总之, 习语之间并不存在一刀两断、不可逾越的界限。
由上所述可以推论:不仅那些“准固定语”有可能转变为习语,而 且各类习语之间也肯定存在彼此交叉或相互转化的关系;同理,俗语在 其概念和构成上,也完全有可能与谚语、格言、成语等其他习语存在着 交叉现象或渊源关系。
(一)俗语与其他习语的交叉现象
同上述情况相类似,某些俗语与其他习语(主要是成语、谚语和格言) 之间也存在交叉现象。例如,汉语俗语“坐山观虎斗”、“舍命陪君子”、 “牛头不对马嘴”、“不看僧面看佛面”、“说时迟,那时快”、“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 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等同时也都是汉语成语;出自画家郑板桥的一 句格言“难得糊涂”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而 汉语成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既 是流传已久的俗语,也是十分经典的谚语,它们“一身而兼三任”。尤其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既被用作“俗语” 一词释义的例证(《现代汉语词典》,1996:1203), 又被用作“谚语” 一词释义的例证(《现代汉语词典》,1996:1453),这恐 怕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吧!而英语中“If the cap fits, wear it. ”、“More haste, less speed.”、“Out of sight, out of mind.”、“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Where there’s muck there’s brass.”、“You can’t keep a good man down.”等俗语同时也是谚语;不过,英语中不同类习语的分类一般说来 是相对比较明晰的,其间彼此交叉的现象并不多见,远远少于汉语。
(二)俗语与其他习语的渊源关系
有时,某些汉英俗语同其他习语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即某一习语 是由另一俗语演变而来,或者某一俗语系脱胎于某一习语。
例如,汉语俗语“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后来转化为口语体成语“说 曹操,曹操到”;许多出自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汉语俗语最后都演变为成 语,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论语•颜渊》)、“人无远虑,必 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孟子《孟子•告 子上》)、“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 淹《岳阳楼记》)等。有些俗语原本是由两句名诗佳句或经典名言构成, 却常常被分开作为两条成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武《孙子兵法》); 有些则只取其一收录于成语词典中,如“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 不愁”、“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等。还有许多出自中国古代名家的俗语,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韩愈《马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每逢佳节 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其二》)等,原本都是长期在中国广为传播的名 句妙语。
而英语俗语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原本是莎士 比亚在其悲剧《哈姆雷特》中写的一句台词,因其意味深长而被奉为名 言,并流传于后世而成为脍炙人口的俗语。莎士比亚的其他许多名言除 了转化为谚语的以外,大都演变为俗语,如“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The fool doth think he is wise, but the wise man knows himself to be a fool.” 等。而英国哲学家 培根所说过的一句名言“Knowledge is power.”最初也只不过是被人们 当作俗语引用,而后才演变为格言和谚语。
由此可见,俗语与其他习语彼此之间并不完全是相互割裂、彼此对 立的,而常常是彼此关联、相互转化的,其间并没有一刀两断、不可逾 越的界限。因此,它们之间经常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以至于有时甚至难以明确区分、无法做到泾渭分明,就不足为奇了。
六、俗语的突出特色及其基本构成
(一)俗语的突出特色
俗语就其语义内涵和构造特点而言,具有两大显著特色:
- 充斥着以隐喻为主的各种修辞手段
一部分俗语采用了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借代等在内的修辞手法, 因而形象鲜明、语义生动,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例如汉语俗语 “金盆洗手”、“杀鸡给猴看”、“拆东墙补西墙”、“猪八戒倒打一耙”、“瘦 死的骆驼比马大”、“没逮住狐狸反惹一身臊”、“老鹰不打窠下食,兔子 不吃窝边草”、“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行如风”、“又要马儿跑,又 要马儿不吃草”、“大水冲了龙王庙 家人不认识一家人”等;英语
俗语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like water off a duck’s back”、 “sleep like a log”、“All one’s swans are turned to geese.”、“God gives every bird its food but they must fly for it.”、“The boot is on the other foot.”、“You 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等。
- 讲究结构的工整与韵律的对称
另一部分俗语虽然没有采用上述修辞手法,而是直抒字义,但却讲 究遣词造句,追求结构上的工整、字词上的对仗、韵律上的对称,读起 来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例如,汉语俗语“福无 双至,祸不单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满嘴 仁义道德,一肚男盗女娼”、“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良 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等等;英语俗语“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gained.”、“Idle young, needy old.”、“Forewarned is forearmed. ”、“I say what I mean and I mean what I say.”、“No bees, no honey; no work, no money. ”,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俗语上述两种语言特色兼而有之。例如汉语俗语“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沉舟侧畔 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墙 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等;英语俗语 “neither hide nor hair”、“the iron hand in the velvet glove”、“Brag is
a good dog, but Holdfast is a better.“等。
(二)俗语的基本构成
有关俗语的构成,英语和汉语是有所不同的。英语的俗语除了广大 民众所创造并广为用之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以外,有很多则是取自历代的 历史典故、经典作品的精彩华章,是由各个时期的社会名流、权威人士 等所创造的经典词语演变而成,其形式既有短语,也有完整的句子。不 过,就数量而言,英语俗语显然远远少于汉语俗语。
而汉语俗语的来源与上述英语俗语的来源基本相同,只是除了一般 结构的短语和句子以外,还包括一种英语俗语所阙如的、构造特殊的“歇 后语”虽然汉语歇后语在其构成形式上有其独特的特征,因而在汉语习 语体系中自成一类,但无论是它的文体特征、还是它的语用功能,都与 俗语极为相似,其实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俗语罢了。故而,本书将 它也纳入俗语一并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