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这个词相对比较抽象,它代表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intangible)的内心感受。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情怀的中文释义是指:“倾注了某种感情的胸怀”,情怀它代表着一种心境,而这种心境往往指的是一种超越物质、高于世俗的一种对信念的坚守(Commitment)和对某种特定事业由衷的热爱(Devotion)、感情的加持(Affection)以及思绪的萌动(nostalgia)。
情怀可以大到如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以小到比如男性网友对足球事业的热爱,比如张大千、齐白石对于绘画艺术的投入,比如欧文我自己对英语事业的情感……这些是具体的情怀,它所对应的名词如“家国情怀” (devotion to the family and country)、“恋旧情怀”(nostalgic to the past )、“艺术情怀”(dedication to art)、“英语情怀”( emotionally attached to English)等。
情怀既可以被分门别类,指代如上面所述的具体对象,但有时也会被抽象虚化,并加以粉饰装裱,成为商家煽情吸晴、捞金的法宝。当然有的是真情怀,有的是假粉饰,比如:
小米手机,为发烧友而生
锤子手机,工匠精神
奥迪汽车,小满情怀
另外还有个人身上的抽象“情怀”,本质是个人的精神追求(Aspiration)、情感认同(Empathy)、悲天悯人(Compassion)等。
这里的三种“情怀”分别涉及享受生活、坚持理念和追求精神愉悦,不易统一概括。分别处理一下,享受读书的情怀或可译为:enjoying sentiment of the books ;坚持手工制作的情怀可译为:sticking to craftsmanship;看到悲惨而心发慈悲的情怀可译为:shedding a light of compassion。通过对这三种译法细节上的修改,可以包括很多“情怀”的使用语境。
最后探讨下:“情怀”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用?
在我们的前半生能做有情怀的事业是一种奢望,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情怀跟下面的“三楼以上”的需求有关:
也就是说,很多人前半生可能都是挣扎在前面的2.5层,所以谈“情怀”没啥卵用。这也就有了“半生无用是情怀”这一说。
Sentiment contributes nothing to the first half of our lives.
Sentiment makes no meaningful contribution to the initial chapters of our lives.